第六十八章 一朝顿悟(1/2)
诚然,历史学家都知道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是根据唐代《大唐西域记》衍生而来,但杜撰小说与真实历史之间必定是有着某种联系的,绝非空穴来风。否则,何以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怪力乱神的志异小说,唯独《西游记》可以名列四大名著之列?
那么,把《大唐西域记》刻在这里的朝歌公主,对于该书有着怎样的解读呢?她毕生奉行的“除魔”与《西游记》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再向历史中追溯,一王两公主的“镇魔”呢?那已经在天鹫大师身边化为熊熊火焰的《西藏镇魔图》碎片呢?与《西游记》的渊源又是怎样的……
各种情节纷至沓来,挤满了关文的脑海,令他仿佛置身于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巨大图书馆中,陷于亿万典籍之内,满眼是翻开的书卷,哪怕具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事,也得一本本、一卷卷看过去。所费时日,绝对是天文数字,就算倾尽毕生,也看不了万分之一。
“停,停下!好了,先停下——”他觉得自己的脑袋就要爆炸了,忍不住用尽全身力气,大喝出声。
关文睁开眼,但随即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各种颜色的光从东窗射进来,依着窗棂构成的形状,变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云头形、星形……所有的光投射在冥想之室的白石地面上,随即发生了各种方向上的折射,向四面八方散开,布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边边角角。
原来,地面上铺着的并非普通石头,而是巨大的白色玛瑙块,表面开凿着细小的棱面,每个半寸见方的棱面在强光照射下都变成了一面镜子,既有折射,又有漫射,将本来就复杂的彩色光柱二次加工,共同将冥想之室变成了一个幻想世界。
关文的眼睛渐渐适应了光线变化,看清了窗前的宝铃。她正仰面向上,奋力展开双臂,迎接着那一定道道犹如来自天籁的奇光。
“宝铃。”他叫着她的名字。
“轮回中的变化,犹如恒河沙数,又如月夜繁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错误之后,我才站在这里,静静地聆听冥冥中的教诲。为了等候这一刻,我翻山越岭,跋涉万里,突破时空困境。这一刻,我在这里,静静聆听,坦然接受神祗的叮咛。只要一息尚存,我必将除魔大业进行下去,前赴后继,不死不休。”宝铃的声音化成另外一种彩光,与窗外来的光纠缠融合在一起。
关文知道,声音可以通过示波器的转换以跳跃的波状纹描述出来,但当下的宝铃,无需示波器,便将自己的声音变成了肉眼可见的光。同理,那些射入的光应该也是另外一种“语言”,只有她能“听”得到。
这种奇特的交流形式让关文觉得如在梦中,比他用“画笔”描述别人的梦更直接,更玄妙。
“既然罗刹魔女已经跳出了时间的限制,我辈必将代代相接,无时无刻不以‘除魔’为己任,魔女不死,这使命就一代代传下去,无论做出多大的牺牲,必将换来圆满的结局。请放心,我已经顿悟,必不负所托。”宝铃向前俯身鞠躬。
有那么一刻,光线竟然射穿了她的身体,由前胸进入,又由后背穿出。于是,她的身体也变得几乎透明,与彩光融为一体。她不是佛,但此刻她身在光芒之内,光芒又在她身体之内,仿佛所有佛教典籍上神光附体的主神模样。
光没有声音,关文也因过度的惊骇而忘记了发声,只是怔怔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此生吾愿,身化莲花,无怨无惧,除魔卫道。此生吾愿,不分心,不多情,不退缩,不犹疑,成就轮回中的宿命安排,以个人之应劫度天下人之劫,以个人之热血换天下人平安。望冥冥中诸神以无尽法力赐我无穷智慧,拨云见日,斩妖除魔……”
宝铃的声音仍然笃定沉静地传来,窗中射下的光芒明灭变幻着,在虚空中形成无数跳跃的光斑。
关文明白,光斑即是交谈密码,只有宝铃能够破解其中的意思。
“宝铃。”关文又叫了一声,他担心她会遭到那光芒的伤害。
东窗外的光芒减弱了些,冥想之室内的反光也随即黯淡下去。
“我没事。”宝铃慢慢地起身,向着东窗深深鞠躬,头发散落下去,直垂到地上。
“刚才你已经获得了朝歌公主的启迪,对吗?”关文满怀希望地问。
光芒彻底消失了,东窗上的彩色玻璃失去了阳光的支持,已经恢复了普通的样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都不会相信那扇窗曾有过那般辉煌的颜色。
宝铃摇头:“不,我看到的是真正的降魔者,她指引我向正确的方向前进。现在,我们去藏书室。”
关文皱眉苦笑:“是不是这些教诲只有你能听懂?那降魔者不是朝歌公主,又能是谁?”
黎明之前,他担心顿悟后的宝铃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为此而揪心不已。如今,宝铃的思想没变,但气质却变了,不再唯唯诺诺,任人摆布,而是干脆果断,雷厉风行,坚持自己的方向。
“暂时三句话两句话解释不清,慢慢你就会明白了。”宝铃大步走到门口,拉开门向外走。
门外站着顾倾城、小霍、卡勒三人,三双眼睛里流露的神情是完全一样的,怀疑、焦虑、希冀、失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