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已经到极限了(1/2)
卖债券的钱到位,这几年闽辽不断修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已经越来越多,铁路进一步铺开。除了已经修成的大连到瑷珲,齐齐哈尔到三江口的以尔滨为中心的十字铁路干线,立刻同时开工两条重要线路,一条奉天(沈阳)往南通往山海关,一条沿着黑龙江修建,西到兴安岭,东到三江口。
这两条都是上千公里长的大干线,修成之后,东北铁路将超过五千公里。
两条铁路各招募了三十万工人,多段同时施工,可以在两年内完工。这种人力储备,能把俄国人馋哭。
同时也让俄国很忌惮,反复提醒清政府,小心闽辽修建的铁路线,尤其是山海关铁路,这肯定是冲着大清去的。作为对冲,俄国希望能通过蒙古,修建恰克图铁路。
俄国人虽然没有先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但早就为这条铁路做好准备了,伊犁大铁路从莫斯科出发,往东先连通到车里雅宾斯克,然后才往东南进入哈萨克,显然是有准备的,一旦西伯利亚铁路修建,只需要从车里雅宾斯克往东延伸就是了。车里雅宾斯克到恰克图接上张库铁路,就能直达最大的内陆口岸张家口。
清政府这几年被铁路折腾的听到洋人要修铁路就头疼,这也是为什么提前十年开启了自办铁路的进程,否则左宗棠就是喊破喉咙也没人搭理。
东北大建骨干铁路的同时,也鼓励私人修建铁路,颁发了一条铁路法,私营铁路必须接受国家管理,采用与干线相同的轨距标准,运行相同的时刻表,政府有权在战争期间征用私营铁路。
东北全域开放支线给私人,一时间大量铁路开始招股。以前哈大铁路就有一批股东,国有化只是收购了他们的股份,而不是没收。这批人非但没有亏损,反而赚了一笔溢价,也吃了几年股息。他们了解铁路,知道铁路很赚钱。很多银行直接带头招股,股息最高甚至高达15%。基本流程是,缴纳一笔押金,然后得到政府批文,接着发布公司章程,接着筹集资本,开始动工。
短短几个月之内,东北甚至有十条铁路同时施工的盛况,被铁路公司雇佣的工人人数高达百万,很是缓解了救灾的压力,也在中国掀起第一次铁路修建狂潮。带动了大连造船厂的炼钢厂、施耐德公司的炼钢厂规模一再扩大,两大钢铁公司都不断新增炼钢高炉,一年时间兴建上百座高炉,年产钢量达到了20万吨,在全世界仅次于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竟然超过了俄国。
即便如此,短期内竟然还要进口大量钢轨,铁路构建。英国钢铁业再一次打开了闽辽市场,进口量激增。
所有领域都围绕救灾而动,却越来越有些吃力,濒临极限。
过完年的春天,每天涌入难民都在激增。长城以外,从大同、张家口和山海关出关的难民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向东北行军,队伍看不到尽头。每十里有一处救助站,在此只能喝上一碗热粥,领一个馒头,接着继续前行。饿死的很少,但病死的不少。灾民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有些人走着走着,坐着休息一下,就再也没有起来。
闽辽已经全部动员,新的军屯已经无法继续设立,因为最基层的军官已经不够用,总计已经设立了3万个军屯,囊括1000万人口。此时全部动员,老军屯效率极高,新的军屯只能将壮丁组织起来训练,开荒而已。
到了五月,施里芬紧急求见刘勇强,刘勇强现在就怕见他,却不敢不见。就怕他说整个管理系统崩了。
“必须开放老军屯,每个屯接受一倍的灾民。除此已经无法安置更多灾民了。”
灾民的渠道,一个是设置新的军屯,一个是发往铁路工地,但现在两个渠道都已经达到极限。
老军屯有1万个,一个军屯安置100户,翻一倍就能解决100万户难民。
“就按你说的办!”
还好有办法,不是系统崩溃了。本地人口数倍的外来人口涌入,一旦失控,这将是一场浩劫。
按照施里芬的要求,刘勇强以最高统帅的名义,命令所有军屯打开门,按照总参谋部的命令,安置难民。每家每户相当于都要接纳难民,为难民提供食物,村官负责监督。
道理很简单,命令很粗暴,可如何高效的执行下去,这没有一个高效的总参谋部,根本不可能做到。没有一通到底的村官制度,同样无法做到,这是皇权不下乡永远无法企及的动员效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