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洪承畴2(1/2)
洪承畴之所以这样反对招抚政策,是因为他很早就发现了朝廷招抚政策的失败。
在农民军起义之初,战斗力十分的低下,因为农民军毕竟是乌合之众,又没有经过什么军事训练,明军的战力虽然也不强,但是毕竟是正规军。
所以前期的农民军,被明军打得节节败退。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的农民军都会选择诈降,即战斗失利后假装投降,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再反,就连李自成、张献忠也曾曾多次诈降。
明朝多次对农民军”剿而不死,就是因为这种诈降。
洪承畴深知,农民起义军不绝的根本原因在于,大明朝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就算一时间安抚了。
但是一旦朝廷停止了救济,那么已就抚者,纷纷再起。由此可见,洪承畴在这方面是颇有先见之明的。
所以洪承畴在面对农民军时,执行大力围剿的方针,以剿灭为主,不仅如此还杀降,杀掉养不活的人口,防止以后他们再叛乱。
所以说,洪承畴可谓是一个,沾满农民起义军鲜血的刽子手。
但是他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虽然他杀农民军的做法很残暴,但是毫无疑问,从效果来说,洪承畴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其部下孙传庭俘杀高迎祥,并联合孙传庭又多次打败李自成。
大明朝廷内部对他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
而在取得一定战果之后,洪承畴向崇祯皇帝上书请求留饷银20万两,一部分作军费,一部分赈济贫民。
这时,从他拿出宝贵军饷来赈济贫民,这里可以看出,洪承畴对于普通百姓也还是有人性的,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
这一矛盾的特性,还体现在了洪承畴的下半场人生。
洪承畴在之后的生涯中,会被派往辽东战场,兵败后,他最初估计也是真的想以死殉国。
但是克制死亡恐惧的人毕竟是少数,特别是像洪承畴这样,从微末中发迹而来的人,他们更加珍惜自己得来不易的富贵。
所以,洪承畴很快就在建奴的高官厚禄中,投降了。
他深知以崇祯帝的性格,除非他以死殉国,否则,就算他兵败后逃回了大明,他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他才投降了建奴。
而在洪承畴降清后,皇太极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
终皇太极一朝,除咨询外,也没有任以官职。
但是在皇太极去世后,洪承畴向多尔衮建议:“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
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