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花落谁家?(1/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一度的武举考试终于拉开帷幕!
此番考试相较往昔略显特殊。一则皇帝陛下龙颜大悦,格外关注这场盛事,据传将携杨太后、公主及诸位贵妃亲临现场观摩,更要亲点三甲之位;二则本次武举考试内容有所创新,除传统骑射、步射、策论外,新增武艺对决环节。此举无疑令赛事更为精彩刺激,同时难度与风险亦随之攀升。
首战便是策论考核。此项分为面试与笔试两部分,核心考点出自《武经七书》(涵盖《司马法》《孙子》《吴子》《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唐李问对》等经典兵书)。
文试这天,天空湛蓝如洗,阳光灿烂夺目,父亲和母亲身着盛装,一直将我送到考场之外。他们的眼神充满着关切与期待,仿佛要将所有的祝福都传递给我。
站在考场门口,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道:“孩子啊,你可知道,咱们家可是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后代呢。郭子仪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以武举人的身份参加武科举考试,竟然取得了当时最为卓越的成绩——武科异等,就如同现今的武状元一般无二。咱们家族传承至今的文韬武略,皆源自这位伟大的先祖。”
听到这里,我不禁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自幼便展现出过人天赋的我,此时更是信心倍增。我抬头挺胸,目光坚定地看着父亲,郑重承诺道:“父亲大人,请您放心吧。我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您多年来对我的悉心栽培,更不会有辱没郭氏祖先荣耀之举!今日,我必能像先祖郭子仪那般,考出令人瞩目的好成绩,为咱郭氏家族增光添彩!”
话音未落,我毅然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踏入考场。身后传来父母鼓励的话语,但我已无暇顾及,因为此刻,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奋力一搏,不负所望!
考场上,面对考官的提问,我犹如滔滔江水般回答得行云流水;笔试时,面对论题,我更是文思泉涌,笔走龙蛇,早早地便完成答卷,第一个交卷后潇洒地走出考场。
这场考试,我凭借着自己深厚的学识底蕴和扎实的功底,毫无争议地拿下了第一名。然而,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排在第二名的竟然是杨镇。这杨镇乃是杨太后的侄孙。
说起这杨镇,那可真是个风流人物啊!他生得一副好皮囊,剑眉星目,面如冠玉,风度翩翩,英俊潇洒,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魅力。而且,他还颇具才情,喜欢吟诗作赋,常常流连于各大风月场所,与那些文人墨客们一起饮酒作乐,切磋诗艺。不过,此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十分贪恋女色,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实在是有些玩物丧志。
终于,武试的日子来临了。这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真是个举行武举考试的绝佳日子。
这天,文试入选的武举人们昂首挺胸、精神抖擞地走进考场。远远望去,整个考场呈现出椭圆形的形状,其长度大约有 200 米左右,宽度约为 100 米。椭圆形的左端矗立着四座高达一米的擂台,擂台的前方是一座两层高的塔楼,塔楼上通常坐着的观众主要是那些身份显赫的达官贵族们。
今天,我的父母还有袁芳正坐在那里观看比赛。椭圆形的右端则整齐地竖立着十个箭靶,而在两边则是专门为观众设立的席位。此时此刻,观众席上已经是人潮涌动,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本次的武试主要考察的是弓马之术,具体又分为两场考试,首先进行的是“步射”,接下来是“骑射”,最后才是由皇帝亲自出题加试的擂台武艺较量。
在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激烈角逐之后,我和杨镇成功地突破重重关卡,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如愿以偿地闯入了状元争夺战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