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主政(1/2)
由于是匆忙即位,郑安雅还没来得及操心自己的登基大典,便被一堆公文淹没了。这件事说来也不意外,在天劫中丧生的除了先王郑海晏,还有丞相房如兰、太尉牟英杰以及杜偃武、段知礼两位将军,因此高昌国现在无论政务还是军务,都是群龙无首。各级官员的奏折本来应该先交给由丞相和太尉,再由这二位酌情上报给国君,如今丞相和太尉都没了,这些文书就一股脑儿堆到了郑安雅的案头上。她看着堆成山的文书一个头两个大,赶紧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宣布了三公九卿的最新人选:
原高昌、东昌、平昌三城合并为京畿郡,由段知书任右丞相,总领京畿郡政务和各部官员的管理;卫信忠任左丞相兼廷尉,负责司法和京畿郡以外的事务、杜襄成任太尉总领军事,房似瑜任大司农负责农事与赋税、牟清泉任户正负责人口和户籍管理、又封了高无疾、房似瑾二人为将军。
高昌国以右为尊,因此右相段知书的地位略高于左相卫信忠,这是郑安雅几次三番与朝臣们相互妥协的结果。郑安雅的本想让卫信忠任右相主推新政,段知书任左相,这个想法刚一提出就遭到了老臣们的一致反对。她们都认为卫信忠是人族,而且还是个男人,高昌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男人任高官的先例,若由他担任右相统领百官有损国家颜面。那帮老臣大多出自五大家族旁支或者二流世家,有的已经一万多岁,个个倚老卖老,张口闭口就是“先王”和“想当年”。郑安雅虽说在抢冠礼上震惊四座,但朝廷政务毕竟不同于切磋武艺,谁的拳头硬就听谁的。那些老家伙一起反对自己,纵然她再生气,也不能把她们都罢免了。最后还是卫信忠退了一步,自愿将右相的位置让给段知书,这才堪堪平息了四方议论。
才搞定官员任命,又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事冒了出来:妹妹郑安熙和她的父亲牟贵君一起消失了、祖父要离开王宫去新生邑、远征队又有了新发现。这些倒还罢了,最令她感到不安的是最后一条:强邻夜郎国出现异动。
夜郎国是高昌国南边的邻国,与高昌国一样靠着圣山,有十座城,人口十余万,国君姓陶。这个规模要是放在东域或者西域靠东边的地方自然是不够看的,但在大陆的最西边,周围几个小国的衬托下,夜郎国俨然成了一股最重要的力量。与西部诸国一样,夜郎人生性保守,不愿与他国多做交流,每日看着四周的弱邻,便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话说当年,林长卿亲政后曾遣使者到过夜郎国,夜郎王居然问出了“你们的国家和我国哪个大?”的话,被大国们嘲笑不已,“夜郎自大”这个词也就传开了。
郑安雅眉头紧锁地听着卫信忠汇报情况:“夜郎国君臣欺我国主新丧,正在密谋大军前来攻打我国。”
段知书问道:“这消息从哪儿来的?准确吗?”
卫信忠道:“是臣的女儿卫廷帛从夜郎国打探来的消息,不会有错。”
郑安雅诧异道:“卫子您的女儿在夜郎国?什么时候去的?既然是密谋,她又如何得知呢?”
卫信忠笑道:“是在小女十年前刚刚成婚的时候去的,她从小就生性机警,喜爱谍报工作,夫婿也是斥候出身。臣以为,随着我国国力日上,夜郎国早晚会对我国用兵,因此将她二人派去夜郎国,没有惊动旁人,连婚礼都不曾办。”
郑安雅不由得感叹:“记得您刚将他们接来的时候,她才十一二岁吧?个子小小的,一双眼睛特别有神。这些年一直没听到她的消息,还以为她一直在家呢。两个年轻人孤身在外,还要隐瞒身份,一定很辛苦吧?”
卫信忠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非但不辛苦,还能乐在其中。像小女这样的人,您让她规规矩矩当个官儿办个差,她说不定还要动些歪脑筋,这个活正好适合她。夜郎王不信任臣下,也不信任宗室,只喜欢用宦官。掌管玉玺的宦官黄皓材权倾朝野,朝臣们都争相巴结。他本人亦是生活奢靡,身为阉人,竟然豢养着好几位妻妾,又从宗族里抱来一个孩子做养子。小女就在这位宦官的府上带孩子,夫婿鲍子规成了他的管家,两人表现得忠心耿耿,宦官一家子只道这夫妻俩是来投奔自己的流民。”
杜襄成问:“夜郎国准备何时出兵?兵力有多少?何人挂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