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五八改制(2/2)
没有了地,又收走了做饭的家伙事儿,所有户口都统计到位,全民在大食堂吃饭,在生产队上工,工分制就此诞生。
而不管是唐家还是陶家,不想让别人看到的东西,在他们上门入户搜查的时候,就全部藏了起来。
因为有提前做好准备,所以即使家里的牲畜被公社‘买’走,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事情发展的速度和后世记载的也不太一样,甚至行径更加……
小酒只知道,已经种上的土地不再动,没有种的地,都被各个生产队组织起来,按照劳工男女的不同进行分工制,小酒也和其他孩子一样,被分到了一些比较轻浅的活。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又因为上缴牲畜的功劳在,就给他们分了放牛赶羊的活,也算没白折腾。
【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更积极,幸福万万年。】
看到村里面,公社周边张贴的宣传标语,大概只有后世穿过来的孩子,意味着这是什么。
因为被各种纸媒报道,这是利国利民利集体的大好事,所以公共食堂的发展,就有了惊人的速度。
“你们看这报纸上写的多好,论如何办好公共食堂,人家提出这饭菜要多样化,粗细搭配,有干有稀,菜要多种,有菜有汤,尽量免费供应酱油、醋、葱、蒜、辣椒等调味品。
还要注意改善伙食,争取每月吃两三次肉,每逢节日会餐。
食堂要讲究卫生,要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对年老社员、儿童、病员、孕产妇应在饮食上适当照顾,要利用旧有房屋改建饭厅或尽可能地新建简易饭厅。”
听听,这样的宣传,简直就是为广大农民勾勒出的梦想家园的美景。
吃饭不限量,吃菜不重样。
在人们的概念里,只有‘放开肚皮吃饭’,才能‘鼓足干劲生产’。
但一下子有这么多人‘放开肚皮吃饭’,一时间又能到哪里去找可供填满那么多肚皮的下锅米和烧饭柴啊?
于是,不少公共食堂便倾其所能,倾其所有。
这样的状况实行不久,多数食堂已经寅吃卯粮了。
——注:以上片段摘自《360百科人民公社大食堂》
唐翠香8月初收到了来自市一高的录取通知书,校长笑的合不拢嘴,拉着她去学校照了相,还给了她三十块钱的学费支持,有了这三十块钱,高中两年家里就不用掏钱了,唐翠花也跟着高兴起来。
家里节省下来的钱,都被唐翠梅拿去黑市买粮食了,当然买的都是最便宜的粮食,主打一个只要饿不死,吃啥都行的原则。
放假在家的时候,翠梅和翠香也要去公社参加集体劳动,天虽然热,可胜在食堂的饭尚且能给吃饱,不说做的怎么样,至少有干有稀。
而只要下工的大铁钟一敲,全村老小拿着碗去食堂打饭的场景一出现,家里面知事儿的都忍不住忧虑起来,心想这当中也不知养了多少蛀虫,可又有什么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