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背书?(1/2)
独孤若雪最近也是累得不行,于是在为皇帝按摩了不过两刻钟后,她便倒了下去,安稳地睡在了皇帝的身侧。见此,王启也不有所打扰,而是轻声离开了养心殿,前去了檀香殿。
檀香殿的一处小院,安放着列祖列宗的牌位,虽然显得有些寒碜,但这并非正式的祭祀场所。
因为按照惯例,皇帝行祭祀典仪是要前往承天府的。在承天府的西侧,有一处偌大的皇陵,埋葬着从太祖到思宗诸位先帝的棺椁。
按照常例,皇帝在香炉里点上了三根香,嘴里还念叨些话:“老祖宗,朕要怎么做,才能保证大兴的千秋基业不被损害。”
他的心底原本是有些底气的,但许是年纪大的缘故,他对现在的情况,着实有些悲观了。对很多人来说,大兴历经二造江山,再加上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已经超越了历朝历代,安稳地延续下来,并有昔日刘汉之势头。
何况,国有长君,文武齐全,山河太平,实乃一治世也。
但是,以王启为代表的少数官员知道,大兴的治世不过是先代任何一盛世的拙劣模仿而已:在广大之处,尤其是贫瘠之地,仍然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流民百姓;在那些富丽堂皇的宫室之下,是无法掩盖的穷困潦倒。在锦绣山河的繁荣之中,更多地是芸芸白丁的艰苦求存。坐上了皇位,王启才知道,当年为何有这么多人冒死去追随天王李士成——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
然而,诚恳的祈祷没有得到列祖列宗的回应。王启叹了口气,选择离开。可不等他走出殿门,便看见地上有四个大字,似乎是用笔墨写下来的。他摸了摸,发现这玩意儿擦拭不掉,便以为是“祖宗显灵”,立即跪了下来。
“顺势而为。”四个黑字如是。
“老祖宗,这四个字……”可没有人回应王启的问题,他也知道,就算老祖宗真的来看自己,怕也是不会出面。也罢,他站起身来,打算离开。
全然没注意到,那四个字已经消失不见了。顺势而为,到底何为势?到底要如何为?这是王启没法立即回答的问题,但心中也算是有了几分计较。
……
次日,因着皇帝早朝,独孤若雪一人醒来。昨天晚上玩的有点太疯狂了,以至于若雪的大腿还是有些泛红的。这倒无所谓,只是今日的她要接受尚宫的进一步调教,好让自己适应宫廷的生活。
尚宫大人是礼部尚书的女儿,这一点人尽皆知。但是,十四岁入宫的她到现在还没有嫁娶,算来也有二十岁了。出于这番情况,有很多人对她暗中议论,是不是其中有什么隐情。
其中,一些流言传的实在是太离谱了,比如尚宫实际上有些奇怪的癖好,不喜好年轻俊美的男子,而热衷于追求那些窈窕淑女。
这番流言,曾被太子妃亲自打断,但时不时总有些人乱嚼舌根,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凭着尚宫局掌印的身份,还没有人去主动找乐正绫的麻烦,而她的地位,由于太子妃的赏识和喜爱,也逐步攀升。
本来是要仰仗着资历慢慢熬,但短短几年的工夫,乐正绫成为女官之首。
“皇后殿下,这些呢,是需要您遵守的准则,尤其是这本,需要您一字一句地背下来,千万不要什么疑惑。她可是先皇后定下来的。”尚宫大人吩咐宫女们呈上来了一本书,名为《后廷繁录》,里面所写的,是关于大兴宫苑的诸多规矩。
比如,每逢初五、十五、二十五,妃嫔们要向皇后请安问候;初一十五的时候,皇帝要留居在皇后寝殿(凤仪宫);初三、十三、二十三妃嫔们还要读书念经,尤其是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妃嫔们。之后,在书节的末尾,是陆若雪的大名,表明主要撰写者到底是何人。
看到这本书,独孤若雪的心都乱了,很好奇自己当初写这玩意是做什么?怎么还要背下来啊,她记得之前可没这样的规矩!而且,这所谓的《后廷繁录》不过是一部自己写的话本而已,实际上什么意义都没有——连故事情节都乏善可陈,尽是些条条框框。
当时做皇后的时候,王启一不纳妃二不不寻嫔,但想想都是皇帝了,怎么也得有个三宫六院吧?于是,自己在闲得无聊的情况下,写了这本没甚价值的玩意儿,结果自己给栽了进去。
“尚宫大人,我是皇后,是不是不用读这本书啊。”独孤若雪咽了咽口水,觉得这背诵的工夫实在是麻烦。虽说她咬文识字,但背诵作诗这是真的一窍不通,不能这么做啊。
“皇后娘娘,您要以身作则,毕竟是先皇后留下来的遗本,历代妃嫔都要遵守的。”尚宫挑了挑眉,笑意颇为大胆——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这个乱子她要是要掺和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