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6章 呼唤英格兰的救世主(2/2)
那个在预选赛上10战全胜出线、青年才俊涌现、赛前被当做夺冠热门的“三狮军团”在3场小组赛过后就被打回“猫”形,只能屈居“小老弟”威尔士队身后,艰难的以小组第三的身份,进入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队的“死亡下半区”。
这种对比,难怪网络上有人把它比作英国导演希区柯克,没有悬念也要制造出悬念。
………………
虽然希区柯克不曾拿足球当做主要素材,但英格兰队却与电影有缘。
英国关于足球的电影不可谓不多,《极度狂热》、《魔鬼联队》等影片都拿足球展现了爱情、友情等主题,但与英格兰队联系最紧密的却是那部与足球毫不相干的奥斯卡奖最佳影片《英国病人》。
没办法,有地名的电影或歌曲容易被用来与那里的民族性格相挂钩,《英国病人》如此,阿根廷队不也经常让《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电影插曲“躺枪”?
一直被高估、从未去证明,就像《英国病人》里的“病人”艾马殊身负重伤但痛失爱人和背叛祖国的“心伤”更重,英格兰队何尝不是心理建设的问题远超球员实力的缺陷。
从一个法兰西之夏到另一个法兰西之夏,从霍德尔到霍奇森,英格兰队尝试过外教、改变过打法、完成过“复仇”、遭遇过打击,心病却是越来越重。
………………
虽深受期望过高之害,但毕竟英格兰队依然“活着”,在淘汰赛中稳扎稳打、遇强则强,“三狮军团”或许还有逆袭的机会?
而对这个逆袭的希望,人们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十八岁的孩子——今年刚刚在曼联队彗星般崛起的天才射手拉什福德!
球队队长鲁尼在接受采访时就说道:“过去,我给自己施加了太大压力,总希望自己是打进制胜球,帮助球队赢下比赛甚至冠军的那个人。现在,我们阵中有许多球员都有这样的主宰能力,比如我在俱乐部的队友,同时也是我在国家队的搭档马库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对比赛的终结能力堪称梦幻,我从未见过像他那样善于比赛的球员。自从他出现后,我发现比赛都变得非常简单,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足球是一项二十二人在场上奔跑九十分钟,最后是德国人获胜的游戏,现在应该换一个说法了,足球是一项二十二人在场上奔跑九十分钟,最后是马库斯获胜的游戏。”
“因为马库斯的出现,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我都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一直冲锋在前。我很乐于站在新人们的身后,看着他们为球队力挽狂澜。目前我在场上的位置(中场)和角色,对于我以及全队来说都是合适的。”
同时,他也谈到了自己这几年来心态的转变,他说道:“首先,孩子的出生让我改变了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让我更加具有责任感。另外,担任曼联以及英格兰队队长也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不希望将来人们提起我时,说我是一个没能为队友、球队和国家做出贡献的失败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