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清官的下场(2/2)
狄雄对田梦雪道:”你立即发电给武汉情报组,让他们阻止孙连重这些人离开湖北省,来了我也不收,现在正是冯基善最困难的时候,怎么能做背信弃义之事呢?缺少钱粮不是问题,让武汉大盛魁以捐献名义送给他们,我们再转账给大盛魁。”
田梦雪一愣,然后笑道:”你这次态度和上次完全不同啊!上次吴春雷带一百多名官兵过来,你可是非常高兴地接收了他们,现在为什么拒绝了?”
狄雄道:”这次和上次不同,上次北海湖,外东北,外西北没有收复,军中急缺军官,他们来了是雪中送炭,现在除了瀛洲岛,其他地方都收复了,经过战争的洗礼,一大批优秀军官也产生了,已经不缺军官,他们来做什么?而且挖义兄墙角这种事,做一次就很丢人了,怎么能做第二次?”
其实狄雄最担心的是,曹福林、孙连重他们一走,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官兵也跟着走,混成十六旅因此彻底崩溃消失了,要知道,混成十六旅可是西北军的前身啊!没有混成十六旅,哪来的西北军?没有了西北军,狄雄罪过可就大了。
七月十日早上,湖北省,谌家矶镇,团长宋哲元走进破旧的混成十六旅旅部会议室,竟然听到了隔壁房间冯基善的哭声,不由大吃一惊,连忙问警卫连赵连长怎么回事?
赵连长叹息道:“曹福林,孙连重、冯治安三位营长,和二十多个连长、连副、排长,全部走了,留下书信,说是实在受不了,去投黑旗军了,旅长这些年为了训练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啊!这不是割他的心头肉吗?他能不伤心吗?”
另外两位团长张之江和李鸣钟也坐在会议室里叹气,李鸣钟道:“当初大盛魁商社送来十万大洋的支票,旅长要全部买成粮食和衣服送给那些湖南难民,军需官宋忠良想留下三万大洋以备军中不时之需,结果被旅长狠训了一顿,逼着他把钱全部花光了。后来谭祖庵送十万大洋给他,他又分文不要,说是不能跟吴子玉一样,吴子玉收了南军六十万大洋之后,上下打点一番,日子过得比谁都舒服。现在全旅兄弟穷困潦倒,人心都散了,当初旅长可怜湖南难民,现在谁来可怜我们?”
张之江一脸忧虑地看着宋哲元,语气沉重地说道:“就在刚刚啊,旅长因为感到无比绝望,甚至打算提交辞职信不干了!好在经过我们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后,总算是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呢,毕竟你和他可是连襟关系呀,相比起我们这些外人来说,作为亲人的你去劝解肯定会更容易些、效果也更好些。所以啊,还是得麻烦你跑一趟,再好好开导开导他才行呐!”
宋哲元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无奈。他喃喃自语道:“难道这便是坚守清正廉洁的清官下场吗?如此一来,日后还有谁敢心甘情愿地成为一名清官呢?罢了罢了……就让我前去劝解一番吧!”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疲惫与失望,仿佛对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信心。然而,尽管内心十分痛苦,但宋哲元仍然决定亲自出面劝说对方。
宋哲元走进了隔壁房间。
这时教导营张营长进来报告:“报告张团长,李团长!曹福林他们回来了,我命令营中士兵把他们全捆起来了,听候旅长发落!”
张之江一听,惊喜地问道:“回来多少人?”
张营长道:“二十四个人全回来了,一个不少。曹福林说,他们其实不是逃兵,是去大盛魁商社借钱粮的,现在钱粮已经借到了,一千吨粮食、五万块大洋,下午就送过来。”
警卫连赵连长立即道:“撒谎!借钱粮需要去二十四个军官吗?那留下来的书信又怎么解释?”
张营长道:“孙连重说,书信上写的不过是气话,旅长对他们恩重如山,他们怎么可能离开旅长呢?尤其是旅长最困难的时候。”
张之江笑道:“孙连重这个家伙说起鬼话一套一套的,分明是投奔人家被拒绝了,灰溜溜地回来,还想用鬼话蒙骗我们。”
李鸣钟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被拒绝了?黑旗军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北海省呢,怎么可能这么快知道?”
张之江道:“正义党在湖北必然有情报组,一个电报就知道了,大盛魁是正义党的白手套,没有狄从墨点头,大盛魁凭什么借这么多钱粮给我们?”
张营长道:“狄从墨这次倒是讲义气了,没有像上次那样照单全收。”
张之江对张营长道:“你赶紧向旅长汇报这件好事吧,他还在伤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