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第50讲(1/2)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
这一条巾能不能同时把六个结打起来啊?你能不能同时把六结解除啊?不能。
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不能。注意,解六结,这已经不是讲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能不能同时解除了,而是讲其中每一个根形成的次第,要明白。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这段经文与这个后面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破六关相对应。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相当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前三关,第一关是解动结,第二关是静结(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解动静二结),其次是根结(闻所闻尽)。「闻」,就是能闻的六根已经解除了,那六根解除了,自然那个六尘之相也就再不会干扰我们的心性,叫「闻所闻尽」。相当于前面的「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到此时已经破除了人我执,证到阿罗汉的人我空。
空性圆明,成法解脱:相当于「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相当于破除了「觉结」,这是第四结。
解脱法已:见到了这个人我空、法我空以后。俱空不生:相当于「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这是破除了第五结——空结。是说菩萨从空出有,也不住法我空,也不住人我空。回空向有,从空出有证行位菩萨,进一步地破除四十一分无明微细烦恼。
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这个时候的无生法忍已经不是通教初住位的那个无生法忍。此时,包括对有生有灭的生住异灭法,他已经都证到这也是无生法忍。虽生不生,虽灭不灭。禅宗的那种无生法忍认为生了就是生了,不懂得生就是无生。
所以从这里明显的带有通教、别教的次第性。注意,圆顿大法的修行不需要这样,但是懂得这个道理也是至关重要。圆顿大教可以无量劫的功德智慧成就于一生,成就于一时,乃至成就于一念。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
慧觉:跟前面的知觉不一样。直觉知觉是妄觉,用烦恼心来执着分别,是受五浊的影响,对整个当人当下以及我们周边的环境看法已经颠倒。到了「慧觉」呢,明白整个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
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
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皎然」,是清楚、明白,就是这样,有一种自在清凉解脱的感受。大众闻法欢喜,自然身心快哉。
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从道理上已经清楚明白「一六亡义」,也就是一亡六亡,反过来六亡一亡。这句话怎么解释呢?我们从纵向和横向这两个角度来看。
所谓纵向,就是讲六亡一亡。根据观世音菩萨讲的解六结,依次是动结、静结、根结、觉结、空结、灭结。经过这六关以后,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六结解了,一也亡了,还有我这个人吗?没有了,他已经回到大光明藏中去了。这个时候才明白——哎呀,我观世音就是释迦牟尼,就是阿弥陀佛。以前还把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还当成我的师父,原来我就是他呀,原来所有的老古佛都是一个佛,原来所有的天人鬼畜都是一个念呐!这个一亡,注意,包括圆教菩萨初住位直至究竟成佛。在圆教菩萨初住位的境界就已经悟到这个道理——哎呀,还什么初住位的菩萨?我就是阿弥陀佛。还有什么牛马猪羊啊?它也是我啊。
所谓横向,就是讲一亡六亡。怎么一亡六亡呢?解六结的时候,是不是一关一关通过?比如修眼根,在动相亡了以后,那耳、鼻、舌、身、意这五个动相也同时亡了。在这个角度上来讲,这个层次上是同时并进。
然犹未达圆通本根:这是在见道位还没有亲身体现现量功德。大家都能理解,一旦这期生命结束,在所谓的那个中阴身开始,我们过去听经所证得的比量功德当下现量现前。我们又能体会到,原来就是这样啊,发明便解脱啊。这个肉团身一结束就成就了。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这里就体现出一种感慨万分的心情。「我辈」就是我们这一类的人,「飘零」就是在六道里轮回,「积劫」是无量劫无量劫。怎么「孤露」呢?不能进入诸佛菩萨这个队伍,孤孤独独地在六道里轮回,见不到本性,没有出离之日。
「何心何虑,预佛天伦」,也不知道我修了什么福报,能跟佛生在一起。「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阿难是佛最小的堂兄弟。
「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当一个人真正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他的感慨是不一样的。阿难把佛当成是慈母,其实这个出世法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父母儿女所不能比的。父母是给你肉身生命,师父是给你法身慧命,这不一样;父母只对你这一生负责任,师父负责你生生世世的解脱。世间法也是老师为贵,上至皇帝也有老师,出世间法更是这样。我们要好好珍惜啊!谁把这个问题观照得真切、观照得真实,谁得大受用。所以佛在《金刚心总持论》讲,修行人没有明师指导,你不能成就。
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这段话非常别扭,我们要绕很大的弯子。「若复」,如果说;「际会」就是「预佛天伦」这种缘分,相会在一起;「道成」是道有所成。下面就补一句,也不枉为师徒一场,是不是很自然呐?否则「所得密言还同本悟」。「所得密言」,是听了你几句开示。「还同本悟」,不过就是讲了我们自己本有的那些东西。
则与未闻无有差别:那么与不听相比,有没有差别啊?我听了你的,我明白了,那我是佛;我不听你的,我就不明白,那我是不是还是佛啊?所以你必须告诉我怎么修法。他非要强调有个修……大部分人可能都有这种心态。
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我求你最后一次了。这个「秘严」带有修禅宗那种色彩,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保持一种动静平衡的状态。有什么好「秘严」呢?真理就是要开示于大众,而阿难现在还以为有什么秘密在那里。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阿难请法后五体投地,并希望佛在定中跟他沟通。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佛没有在冥中跟他沟通,也没有公开来开示大众,而是把这个任务交给各大菩萨,让他们各人说明自己因地修行的法门。这就是佛的智慧,有比较才有选择。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是指四果罗汉。
生我法中:你们属于在释迦牟尼佛这一代佛法中成就的,我们这些人都生在释迦牟尼佛法中。得成无学:等于是学生毕业了。没有毕业的还叫有学。
最初发心:因地修行没有成就的都叫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个法门,你以哪个法门作为修行的次第。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憍陈那五比丘:「憍陈那」,这位尊者在前面已经介绍过,这一世是佛的表弟。在无量劫前,他曾经是《金刚经》讲的歌利王。那时佛在因地修行,法号忍辱仙人。歌利王伤害过佛,所以佛发愿,他成佛之后首先度那些冤亲债主。这一世,他做为佛的表兄弟,又做为五大臣之一随佛修行。憍陈那是听闻苦、集、灭、道这四圣谛,当下证阿罗汉果位,在《过去现在因果经》有这段记载。包括当时的五比丘都是听闻四圣谛当下证罗汉果位。
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鹿苑和鸡园都是他们先后修行的道场,太子成佛之后首先度这五比丘,从此开始有了佛法僧三宝。
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讲苦、集、灭、道四圣谛之法,他感悟到了。比如,佛讲法的音声从哪里来的?是从佛的嘴巴里来的,还是从我的耳朵里来的?如果是从佛的嘴巴里来,到我的耳朵,其他人就听不到啊;如果是我的耳朵来,往佛的嘴巴那里去听的话,那佛讲话的时候我就不应该听到;其它的什么钟声、鼓声、牛叫声、马叫声没有来没有往,但是我就是听到了声音。所以「悟明」这个音声是随着我与佛——佛张口、我有耳这个缘起而显现出来,是这样来「悟明」音声。
我初称解:我是第一个被佛宣布为已经解脱。阿若多:就是最初解。妙音密圆:他已经悟到我们真心的那种音声。密圆密圆,遍于十方三世。所以悟得「妙音密圆」,这已经是明心见性的境界。我于音声,得阿罗汉:我就是从这个音声而开悟证果。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你老人家问我是怎么样修证圆通的,根据我所修行的情况,就是以音声作为我的主修法门。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优波尼沙陀:解释成汉语叫「色性空」,这是根据他修行的法门来起的法号。佛教他修「观不净相」。可能因为他比较执着于男女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