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第42讲(2/2)
这段经文是破因缘法则。如果你讲因缘的话,这个「自然头」是因为什么因缘发狂了?那为什么自然头没有因缘就失掉啊?所以到最后还是恢复到那个自然。在上面这个「何不自然」的「自然」后面加一个「头」,这个文句才好解释。在这里是借头来做文章破因缘法。
所以这段经文呢,仍然是讲一心三藏。如果我们非要执着于这个自然,因为自然是不变的,那我们的真心永远不会随缘变现为众生,也没有这许多麻烦。怎么天人鬼畜都有了?就跟这个头一样,你如果讲头是自然的话,那他怎么好端端的,发狂干什么?如果你把真心本来面目说为是因缘,那么,我们现在这个众生位永远也不能成佛,永远也不能回归自性的妙用。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在事实上来讲啊,这个头本来就没有失去,本来就是好好的,是由于他发的这种狂病。这个狂病呢,注意,要从一心三藏的道理来观照。我们头疼脑热、感冒伤风、泻肚子这些病,是不是本来面目啊?一切万法都是我们的自心本性,它都是随着一定的因缘变现而已。从生到死,大病小痛,都是这个道理。没有什么其它的原因不原因,其它的原因属于生病的一种缘起,它随着这个因缘而现。所以这个「狂怖妄出」,一个「妄」字,妄本无根,在十法界里找不到妄根、妄因,而病妄宛然现前。
曾无变易,何藉因缘:头本来就没有丢掉,所以狂病是因为自己造成了妄想。「曾无变易」呢,就是讲这个头啊,你不狂的时候是这样,狂的时候它也还是这样。它哪是靠什么因缘来叫它狂?又是再靠什么因缘来叫它不狂?狂和不狂,与头失和不失没有关系。不管在凡在圣,我们的真心本性有没有因为我们成为凡夫了就失去,又因为我们成为佛菩萨而恢复啊?没有这个道理。所以「何藉因缘」,前面怎么讲的?「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啊!要想成佛哪是靠你怎么修怎么证啊?明白这个道理当下即是,知妄即真,歇即菩提,把烦恼心、妄想心调整了,当下证得菩提。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如果说我们这个狂性自然就有,「本狂自然」呢,外道讲这个自然是不是永远不变的?比如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是永远不能变化的。如果我们这个「狂」是一种自然的话,那么这本有的狂怖永远不会变化,永远不会变化就是生来就有。既然生来就有,那么「未狂之际」,狂藏在哪里呢?
这仍然是在讲我们自心本性非自然非因缘。所以通教破有见空,把真心作为一个永恒,这种理论是不圆满的。那真是我,妄是谁啊?你把这个无明、狂相说成是自然的话,那我们众生到现在都是凡夫,永远不能成佛。
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这里如果把「不狂」说为自然的话,如果说我们本来是佛这是自然的话,那怎么会现出天人鬼畜、泥巴瓦块这些众生啊?仍然以头为例,头本来就没有狂病,可是没有狂病怎么会狂走呢?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如果你明白这个头本来就是在的,你狂它也在,你不狂它也在;狂它没有失去,不狂呢,它也没有生出来。这是比喻知真本有。
「识知狂走」,你知道是因为有了狂病,心里有了迷惑,才到处狂奔,动荡不安。这是比喻知妄本空。有形有相的万法本来就是虚妄,它当下就是我们那个真心的变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森罗万象、千变万化,当下就是我们一个念变现,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既不是一个念,也不是十法界万法。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妄的。真妄空有、大小多少、香臭苦辣,无一不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遇缘显现。无量无量的法就是一个念,一个念就是无量的法。所以这个真心是不是不好说啊?如果一定要强词夺理,《楞严经》给了一个说法,叫「真真如性」。这个真真如性就是刚才这一段话,非真非妄,现真现妄。
所以这里「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实际上就是前面的「因缘自然,理穷于是」。把这个道理说尽了,说圆满了,说到底了,就是这回事。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这十二个字至关重要。你讲我烦恼断掉了,我菩提心生出来了,实际你这还是生灭心。菩提心是谁呀?生灭心又是谁呀?贪嗔痴的生灭心是不是菩提心啊?
「三缘断故」就是前面的「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所以「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是不是通教破相见真啊?那这里是不是还是不究竟?《楞严经》就是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不是生灭心灭了?在这个时候是一切相都破掉了。「而生其心」是不是「菩提心生」啊?所以这里是不是生灭法呀?好好想,为什么是开悟的楞严?为什么「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灭生俱尽,无功用道:「灭生俱尽」,生灭心也好,菩提心也好,都要把它破掉。所以双非法门必须同时并存,所以非生灭心非菩提心,讲来讲去,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在妄心和真心上做文章。那非妄心当下不就是真心了吗?非真心当下不就是妄心吗?这就叫「无功用道」。明白这个道理,不劳修证,当下成分真即佛。
若有自然: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谈谈那所谓自然因缘再说吧。
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道理是一样的。阿难不是在执着自然法与因缘法吗?如果按照你阿难来讲,你把因缘心灭掉了,我们来修自然心,自然心生起来了,这自然心是不是还是因缘心呐?「此亦生灭」,他是以有为之心来行无为之法、行自然之法,仍然是有为法。
无生灭者,名为自然:自然有三个含义。第一,圆顿大法把我们整个宇宙人生真理就说成是个自然。第二,通教、别教把无形无相、如如不动的那个真如说为自然。第三,外道自然,讲什么所谓的自然现象。
那外道自然往往以极其有限的这段生命,没有办法观照到无量无量长久的那种时间和空间,所以把出现的这种很强盛的业作为自然,这是无知众生的一种妄想。其实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它不是自然。外道的自然就是本有的,不可以改变的。某种意义上,相似于通教那种所谓的真如。通教把因缘所生法说成是虚妄,包括诸佛三十二相都要破除,那才是真正的解脱。圆教的自然是真真如性。它可以随缘变现为自然,随缘变现为因缘。这才叫真正的自然。下面呢,佛又打一个比方。
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这个比方很笼统,我们来发挥一下。比如黄沙与石子这两样东西杂合在一起,变成一体了,是不是叫「和合性」啊?用世间法来讲,虽然和合在一起,我们能不能看到黄沙和石子啊?所以这个是非和合,它仍然有非和合相在这里啊,是不是称本然性?本然性是不是它本来面目?所以把和合一体作为因缘之法,把黄沙和石子作为自然之法。这个概念先要对上号,下面我们才能做文章。做什么文章呢?要讲「本然」的话,「本然非然」。本然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然?原来的那个然——黄沙在扬州,石子在南京,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然了,是不是改变了?你不能叫它是自然了。
和合非合:「和合」一定是变成一体,那么现在看上去和合在一起,但是我们明显地就看得出黄沙和石子之间的痕迹。它和了没有?合了没有?所以这里「和合非合」就是破因缘法,前面的「本然非然」是破自然法。合然俱离:这是总结上面这两句话。
离合俱非:是非本然非和合,非不本然非不和合。非不本然,你讲「本然非然」的话,它石头、沙子那个形相是不是宛然现前呐?你不能讲它不是本然。非不和合,你讲它不和合的话,它合在一起呀。本然也好,非本然也好,和合也好,不和合也好,这种相都在。它就随着各种因缘和合这个机缘而显现出来,非常非常好玩。你只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你成就了,你得大自在。但是我劝大家要把《楞严经》耐心听下去,我们将来都要当大法师,许多人发心还要超过师父,你不学怎么行呢?此句方名无戏论法:这就是一心三藏,就是《法华经》讲「唯此一事实」。
菩提涅盘,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菩提涅盘,尚在遥远:注意,这句话是针对阿难而言。「菩提」就是开智慧,「涅盘」就是了生死。一开智慧,当下就了生死。是就阿难无量劫以来都没有成就而感慨阿难的辛勤修证。
非汝历劫辛勤修证:并不是你无量劫以来「辛勤修证」所能成就。与前面佛讲,不懂得菩提心,「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是不是一个意思啊?我们要瞻前顾后,联系起来观照。
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又妙了。不光是我释迦牟尼,无量诸佛如来讲的恒河沙数的妙理,尽管你多闻第一,能够过目不忘,入耳成诵,也只不过是增加你的戏论法罢了——你在因缘、自然二法里不能明辨,不能圆融。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这里带有挖苦讽刺。你虽然会讲小乘因缘法,讲无量的三藏十二部经讲得清楚明白,可是你讲到底还是不能圆融。阿难也是辩才无碍,可他是口头禅。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佛在感慨万分呐!你阿难是无量劫的多闻第一,却不得要领,盲修瞎炼,差一点被摩登伽女拉下水。
何须待我佛顶神咒:第一卷讲到,佛敕文殊通过楞严神咒的法力而救护了阿难和摩登伽女。关于持咒,后面讲到第七卷楞严咒的时候,再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这是以佛咒来消除邪咒,使她心里得到清净。「阿那含」就是三果罗汉,翻译成汉语叫不来。怎么不来呢?他这一生结束以后,就永远在天上,在天上成就四果罗汉。二果罗汉还要一返人天,初果罗汉是七返人天。
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就在我释迦牟尼佛法中,她属于精进派。不在于一天到晚念佛、拜佛,磕头如捣蒜,而在于她明白道理。「爱河干枯」男女习气能够得到解脱。「令汝解脱」,摩登伽女再也不来缠阿难了,首先解脱这个男女束缚了。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历劫忆持:讲过好几次了,阿难与佛一起在空王佛所发菩提心,可是释迦牟尼已经成佛无量百千万亿亿亿年都说不清,阿难却至今还是个初果罗汉,而且修得还很苦。「忆」,是能够背诵三藏十二部经;「持」,是老老实实依教奉行。
如来秘密妙严:是如来所说八万四千法门。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这个「无漏业」特指如来藏。后面文殊菩萨讲,「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只有如来藏才是无漏业,是无漏的佛业,其它任何法都是有漏。
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只有读《法华经》《楞严经》,明白如来藏道理,我们当下就变凡夫业报身为菩萨愿身。虽然我们生在红尘,生在苦恼,但是我们已经远离红尘,远离烦恼。我们现在还在世间憎爱二苦啊,有欢喜的,有讨厌的,但这个是你凡夫身的苦恼,而真人已经瞒天过海,到菩提彼岸。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淫女是下九流,像这样无聊的人因为有神咒力的加持——明白如来藏道理是最大的神咒之力,这是不可思议的神咒之力,楞严咒就是《楞严经》的高度概括——而淫火顿歇,爱欲烟消云散。法中今名性比丘尼:摩登伽女过去多生多世都是修行人,今生虽然沦为淫女,却不失本性,而且又出家修行,恢复了本性,所以叫性比丘尼。
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其实呢,阿难和摩登伽女在过去有五百世是夫妻;那么耶输陀罗和释迦牟尼也是做过更久的生生世世的夫妻。在其它经典有讲到这些事情。所以,这种男女恩爱轮回之苦是刻骨铭心的。就是因为贪着这个情执,否则我们何苦来哉啊?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这些法石破天惊啊!「一念熏修」就「得出缠」,是不是「花开莲现」?与前面讲「何藉劬劳,肯綮修证」,都是强调听经闻法开悟的重要性。这个「无漏善」非一心三藏而不可。你一念熏修一心三藏的道理,「或得出缠」就是超越六道轮回,「或蒙授记」就是明心见性的分真即佛。
在佛法里,一般来讲,起码是别教初地以上的菩萨,相当于圆教十信位或者初住位,这样的根机才能得到佛的授记,再成佛已经是指日可待。如果不能信解一心三藏的话,那还不能授记,距离成佛还是遥遥无期。别教初地位的菩萨要苦修苦行苦证,圆教初住位的菩萨可以一念听闻一心三藏而成就。这又不一样。
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这是就阿难的病根批评他。你怎么还在自己欺骗自己呀?「观听」,就是还在出流攀缘,循声流转,不肯放下分别识心来用智慧观照一心三藏。摩登伽女以淫女之身都能当下证得三果,而你阿难作为王子出身,又是佛的侍者,多闻第一,难道就甘心做个罗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