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第28讲(1/2)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经文是讲意入。
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寤」,就是醒。览尘斯忆:「览尘」,就是打妄想,就跟参观游览一样。「斯忆」: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回忆。把自己过去经历的事情像看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回忆,就好像游览一样。失忆为忘:想不起来的事情就算是忘记。
是其颠倒:这个回忆啊、忘记啊,都叫「颠倒」。怎么颠倒呢?按照我们生命的历程,是不是一直往前走啊?可是我们往往回想过去的事情,这是倒退了。
生住异灭:概括前面的回忆啊、忘记啊、睡觉啊、醒来啊,醒来的时候我们在做种种的回忆。这个意入所面对的是法尘——法尘是过去时、过去地、过去事留在头脑中的影子。「生住异灭」这四个字概括两个字就是「生灭」,这是从过程来讲。比如想见一个事情,想了就「生」了;然后把这个事情想完整了,是不是叫「住」?但我们不可能老想一件事啊——想吃苹果了,就变成「异」了;等到了想吃核桃仁的时候,前面吃苹果的那个念是不是又「灭」了?然后核桃仁往下,是不是继续进行这种过程呢?这是把我们心态变化的过程作了一种细致的描述,我们是不是一天到晚就是这种过程?
吸习中归:「吸」,在这里是吸收、收集。收集什么东西呢?收集我们以上醒来的时候所打的妄想和回忆,睡觉做梦中回忆,一天到晚心里想的、嘴巴讲的、身体做的,是不是都在头脑里形成回忆?这个「习」呢,就是以上生住异灭造的种种业(身业、口业、意业),是已经形成的一切的历史。「中归」,因为这里讲意入,意入就是讲意根,意根一般地说为第七识,也有的说为第七识和第八识,都叫意根;如果讲得详细一点,通过第七识吸入传送到第八识。所以「吸习中归」归到哪里呢?归到第八识。
眼、耳、鼻、舌、身在造种种的业,但是我们永远不可能停留在一个境界上。吃了饭以后漱口,漱了口以后要散步……它一秒钟一秒钟地否定。但它能不能否定?不能,那怎么办呢?就要通过意根把前面一切的作为保存到阿赖耶识仓库,即第八识。
不相逾越:我们身口意所造的三业,我们这个生生世世轮回的计划,与这个后浪、前浪一样,它也有个前后的顺序。先造的业要先成熟,但是也有例外。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点你这个业的影响力刻骨铭心太深太大,它可以先受报。这就是《楞严经》所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圆顿大法一步登天,不立阶梯。「不相逾越」,是普遍性而言,因果报应不能逃脱;但对于大善大恶之人可以逾越,改变因果报应的流程,这是特殊性。
称意知根:「意知根」就是讲意入。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这里的「意」包括意入,也就是我们的第七识、第八识这个本体,「劳」,包括意入通过的眠、寤、忆、忘,以及通过的心脏、肉团、法尘等等,凡是涉及到我们这个心能够感受到的。「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十法界一切万法都是由一人一念之所变现。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刚才讲的「生、住、异、灭」四相是不是生、灭二相呢?睡和醒是不是也与生灭相对应?醒过来是生了,睡过去是灭了。睡和醒是两种妄相,回忆和忘记其实也是两种妄相,妄相就是妄尘。醒来和睡觉都可以回忆和忘记,在回忆的当下就是忘记。由于这两种妄尘「集知居中」——就今生今世而言,我们的身、口、意这三业能不能消灭掉啊?不能消灭。居哪个中呢?就是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就在我们意根之中。第七识既有组织作用,又有搜集、保存作用。这个时候它和第八识不分家了。所以我们在造业的时候,如果造恶业,在阿赖耶识里是不是也影响其它的第七识?那我们造善业,同样来讲,是不是也影响其它的第七识?所以一正一反,我们就知道怎样积累功德。一是自己积累功德,其次是随喜别人功德,要懂得用好心。
我们回想一下前面讲五种入——发见居中、发觉居中、发闻居中,这里不是讲「发」,是讲「集」。前五者居于哪里呢?居于眼根之中,居于耳根之中,居于舌根之中,它那个根是指色法。这是方便说,其实也是居识心之中,是尘。那么意入呢,不是居于肉根之中,是居于识心之中。第七识和第八识这段要分开。有的时候为了开导初学人,可以把它说为是心脏,但心脏不是意根。那为什么有时候把它说为心脏呢?因为心脏死了人是不是就没有知觉了?是从这个角度来讲。
吸撮内尘:「吸撮」,就是收集整理,这个「内尘」就是五种俱生意识。这五种俱生意识在时间改变、环境改变以后,已经不复存在,就变成我们的回忆,成为法尘。
见闻逆流:这是解释「吸撮内尘」。「吸撮内尘」,送到哪里去啦?「见闻」,以二概六。怎么概六呢?前面讲五种俱生意识,还包括我们的独头意识,就是六种意识啊。六种意识就是记载着我们造的种种业的那种回忆。「逆流」,本来我们六种意识心是往外攀缘的,时过境迁又返回到阿赖耶识仓库里,就是通过这个第七识把它回收进去。
流不及地:这个有几种解释,可以圆融起来。「不及地」,是指意识心所不能观照到的境界。由于六种意识心是把八识里的种子通过七识往外攀缘,养成了习气了,所以它不往里看。往里看要靠智慧。
比如,拳头变成手掌,我们习惯了眼睛只能看到手掌、手指,但眼睛能不能看到拳头?所以这个拳头就是「流不及地」。心能不能看到啊?所以这个「流不及地」唯智乃知。
名觉知性:「觉知性」,就是意根之性。佛在前面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就是要找到我们这个意根,显这个意根,是解决这个问题。
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意根的这种觉知性如果离开睡觉、清醒、回忆、忘记这四相——注意,这生灭二尘包括四相,毕竟无体。
我们要相信,把这个《楞严经》听懂了,生生世世高枕无忧啊!我们肩上任重道远!一定要相信,真理不可战胜!在弥勒佛下世前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的这段时期,我们发心去领众修行,能不能?(能!)佛当年在法华会上登台点将一般,说:「我灭度以后,谁敢在末法时代领众受持《法华经》?」那些阿罗汉们都是讲到其它佛土去,唯有菩萨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我们就是愿意到娑婆世界去,到最苦的地方去!」我们要发大慈悲心,普度一切众生。当然度化的方法种种,可以表扬他、劝导他、鼓励他,可以哄他、骗他,也可以骂他、打他,还可以逗他——不拘一格,首先用心要正。不要怕人家议论,因为我们是宣传真理。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这个「如是」啊,在经典上出现最多。千经万论第一句话就是如是我闻,特别是两个如是放在一起,「如是阿难,当知如是」,法味无穷啊!
昨天有个教授请我写几句话,因为今天讲到「如是」啊,所以我写:「如是我。我是如。我如是。此乃真如是我闻也。」这么几句话。他很有智慧,说自己虽然讲不出来,但是懂了。圆人讲法,事圆、法圆、语言都圆,问题你自己圆了没有?所以明心见性太重要了。你真正明心见性,是活嘴活下巴,怎么样讲都能叫人开智慧。
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这里是不是讲非因缘呢?圆顿大法就在这里。你不要讲破因缘法就是非因缘,你破不了。因缘是不是我?非因缘,它不是因缘所生法,是随因缘而现之法。
我这个觉知性本来就是我的一个念,那睡觉、清醒、回忆、忘记,是不是还是我的一个念啊?是我自己的一个念变成了睡,变成了醒,变成了回忆,又来显现出我这个能知、所知。是不是我一个人在玩游戏啊?只有《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叫「示真实义」,《楞严经》讲到现在有没有讲什么善或者恶?完全是在讲一个真实。《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叫我们明白什么是佛。
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如果讲它是从醒来的话,那么睡的时候觉知性就没有了。没有觉知性,是不是永远就醒不来?没有觉知性,我们睡觉的时候怎么能做梦啊?「将何为寐」,就是谁来睡觉啊?这下面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加一段,「若从寐来,醒即随灭,将何为醒?」
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这个「生时有」应该讲回忆的时候有,死的时候这个觉知性就没有了,离开这个肉身了。回忆的时候有觉知性,那么当我们回忆不起来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觉知性了?没有觉知性的话:哎呀,这个事情我想不起来了——谁觉知你想不起来的?所以忘记也是一种觉知性。就像声音一样,动的时候是动音,静的时候是静音。那这个忆知性也一样,回忆的时候叫忆知,忘记的时候叫忘知。
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如果从忘记的时候我才能生出这种觉知性,那回忆起来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这个觉知性啊?没有觉知性你怎么能回忆问题?回忆本身就是一种觉知性。
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如果讲它是从根出,注意,醒和寐这二体本身它都没有着落,都不是一个实体,是不是虚中加虚啊?所以,「此觉知者」,这个意入,就是我们的这个觉知之性,「同于空华,毕竟无性」。在第二义谛,在十法界里,不能说它是谁生的,找不出娘家来,这是讲的非自生。
若从空出,自是空知,何关汝入:虚空是顽钝之体,而意入是一种灵体。无情不能生有情,顽钝之体怎么能生出个灵知性来呀?如果说虚空能够生出我们灵知性,它叫不叫虚空?不叫。虚空生出了灵知性,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意入没有一个可受、可用的真实的实体,但它就是存在。我就是眼睛闭起来,耳朵塞起来,头脑什么也不想,你知道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啊?他那个东西随时可以叫你张口说话,随时可以叫你开眼看东西,随时可以叫你抬腿走路。「本非因缘」,它是由因缘而显现,不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从本质上来讲,它原来如此,法尔如是,是个真实存在。「非自然性」,是显示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妙用。
这个六入,到这里告一段落。需要强调一点,每一种入的后面,以及前面五蕴的后面,都可以加一个「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更圆满。因为前面有问,「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前面五阴也是的,「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果加上去呢,就显得头尾呼应。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是不是十二处?佛采取开色合心的办法来开导,其实就是一个心分为色法和心法来展开。这十二处也是我们在自己跟自己捉迷藏,也是我们这一念在显现呐!
阿难!汝且观此,只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汝且观此,只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这是正面提出,第一处就是眼入和色尘从何而来。眼入是能见,色尘是所见。是因为所见的色相生出了能见的眼见?还是因为眼见生出了色相?「只陀树林」,就是佛和他的弟子们修行的道场,也叫只树给孤独园。「只陀」,就是只陀太子,他供养树木花草。「给孤独」,是须达多长者的一个雅号,因为是他买下的地皮。所以全称叫只树给孤独园。
「色生眼见、眼生色相」——某生某,这是方便说。前面讲了「法生心生,心生法生」,我们分析过了。在这里的这个色相,注意,只能是它的颜色,而不能指这个固体物。眼睛所生的固体物,这是不可能的。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现在提出第一种假设。如果说眼根能够产生出红、黄、黑、白、亮、暗这种种色相的话,那么虚空里没有一切的色相。「色性应销」,就没有办法谈什么色不色的事情。「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讲到底,如果没有色相的话,还有什么东西啊?固体物如果没有色相的话,你能不能判别出来啊?「色相既无,谁明空质」,我们平时之所以知道有虚空,是因为有形有相的物质跟它相对待。连一切色相都没有,你还说什么虚空不虚空?
「空亦如是」,这四句是把上面这段经文里的这个色相换成了一个空。怎么「如是」呢?「若复眼根生空相者,见色非空」,是不是换过来了?是眼睛生出的空,而不是外界的虚空。「空性应销」,在外界没有空,空就销掉了。「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虚空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空相既无,谁明色相」,色相与空相对,没有空相怎么识别色相?叫「空亦如是」。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如果讲这个色尘能生出我们眼睛能见的这种见,会造成什么样的反常呢?那我们仰头看虚空的时候,虚空中没有色,没有色是不是没有见啊?没有见你能不能看到虚空呢?(不能)。见不到空的人能不能见到色?也见不到。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既然见不能生色,色也不能生见,它们是不是都属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一种逻辑推理。「俱无处所」,这里就是讲非因缘所生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