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家长》(1/2)
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读完了刘庆邦的《家长》,真是难得的奢侈。现在意识到,时间的奢侈是最大的奢侈。
边看边惋惜,边看边心疼,看着何新成一步步走向毁灭。引他走向毁灭之途的,正是最爱他的妈妈。以爱之名,多少错误假汝以行?王国慧这样的妈妈是可怕的,意志太强大,孩子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一个足够聪明却不够智慧的妈妈,也许是孩子的灾难。倒不如愚笨一点儿的父母,管不住孩子,生命自己会生根发芽,向上成长。退一万步讲,家长就算撒手不管,孩子最多变成坏孩子或者平庸的孩子,精神上至少是正常的。而何新成精神崩溃,永远无法回到正常人的世界了。
现在精神有问题的孩子不少,很大原因是家长管得太多了,使孩子失去了自由成长的空间。为什么以前不大管,现在管那么多?第一个原因是孩子太少了,家长的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第二个原因是物质丰富了,至少父母没有吃饭之忧了,也就分得出心管孩子了;第三个原因是社会复杂了,孩子也比以前复杂了。
每个人都该反思,有没有把小聪明当成大智慧,误导孩子?有没有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令孩子感到压抑?有没有以民主之名而独断专行?有没有挤压孩子的成长空间而不自知?有没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不单单是孩子……
王国慧希望儿子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这是她的梦想,未必是孩子的梦想,尤其未必是孩子小时候的梦想。为了这一梦想,她不允许孩子有失败。在她眼里,只有一直成功才能通向最终的成功。在村里时,孩子没评上三好学生,她找老师;到矿上后,孩子成绩下降,她不惜代价报辅导班。任何她认为不利于孩子学习的因素,她都毫不留情的清除。
孩子从农村出来,随父母来到矿上,无异于连根拔起。唯一的慰藉是从家里带来的小花锚,然而被爸爸盛怒之下甩到楼下,活不见猫死不见尸。这种感情创伤,不要说儿童,成人也会难受很久。转学之后在班里受排挤,好不容易交了个朋友陶晓明,王国慧却嫌陶晓明的妈妈作风不正,想办法拆开了他们。为了假期补课,为了不让孩子重新染上农村习气,放假也不让他回老家,无疑剥夺了孩子释放天性的最后机会。孩子成了学习机器,任何与学习无关的要求都被拒绝,或者表面答应,最终还是以种种理由回到学习上。人生乐趣何在?
进入初中,新成喜欢同班同学周丽娟,虽然只是纯净的目光交流,王国慧也是不遗余力棒打鸳鸯。每一次的剥夺,都有切肤之痛,新伤痕压旧伤痕。新成形成一个观念:母亲非常强大,自己喜欢的东西她想拿开就拿开,自己完全没有自主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