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1/2)
第二十七章
到太阳照到他们位置的时候,他们已经把三条鱼和所有丸子都卖了。
“鱼卖了四十三文,丸子卖了三十四文,看起来还是丸子划得着。”毕竟那些丸子只用了一条大鱼就卖了这么多钱。
王老三也觉得不可思议,虽然制作丸子的过程繁琐得很,但是这些丸子的成本才是收入的三分之一。
他们在柳庄的面馆吃了早饭,三文钱一碗混沌,买了两碗。里面有菜有炒酱,看起来不错,其实一点油水都没有。不过还是把夏千千这个吃了很久稀粥的人感动的不得了。
最后夏千千觉得还没吃饱,又叫了一碗,分了一半给王老三,她和铁蛋把剩下的都吃光了,连汤都不剩。
当肚子在前的时候,面子也就无关紧要了。
在老板诧异的目光下,几人挺着小肚子淡定的走出了面馆。
“铁蛋,想不想以后都吃好吃的?”抓住时机教育孩子。
“想!”铁蛋大声说。
“好!以后我们卖东西你就在后面算账!”夏千千拍拍他的小脑袋瓜子,委以重任。
“恩!”
这柳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们还去买了面粉,可惜的是没有淀粉。要买花椒的时候被王老三拉住了,说是他能在山里找到。辣椒她在王家见过,但是奇怪的是这街上没人卖。看到有人在卖背篓,夏千千咬牙买了一个,八文钱。
这次他们进账七十七文,去除坐车两文,吃面九文,面粉十文,背篓八文,还剩下四十八文。
从自制小口袋里拿出两文钱,夏千千把剩下塞进胸口,拍了拍胸脯,回头才发现王老三目瞪口呆的看着她。
“怎么了?”她就是觉得只有那个地方是安全的,他干么一副见了鬼的样子。
王老三红着脸假咳。
“没什么……我来抱孩子吧!”
“你有背东西,我来抱孩子。”
“恩!”
“明天初三,既不是柳庄的集市,也不是镇上的,那么,去你说的陶庄好不好?”
“恩!”
“你怎么只会‘恩’?”
“……”
“你咋不说话?”
“好!”
“王老三你好无趣!”
第二天他们打算去陶庄。
平远镇的所有的陶器都出自陶庄,据说以前他们是外地逃难来的,过了很久很久,这里的陶器就慢慢出名了,人们一开始说做陶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叫着叫着最后都说陶庄都是做陶的都姓陶,后来他们干脆就以陶为姓,陶器在当地小有名气。
陶庄离王家村很远,怎么去成了问题。
据说要出了镇子再往东走十几里地。
如果王老三一个人去倒是可以,但是她觉得自己去最好,最后,决定还是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好在他们走到柳庄与王家村的岔路口的时候来了一辆去李家庄的驴车,李家庄离陶庄很近,据说只相差几里路。
驴车过了镇子,到岔路的时候,王老三忽然问她:“大丫,要不要去看看岳父岳母?”
夏千千茫然的抬头,四周的景色陌生又熟悉。
这里是夏千千的娘家,夏庄?
“不去了,下次去吧!”虽然她也很想替夏大丫看看自己爹娘,但是他们现在两手空空,还是算了,等赚点钱,买了礼物去,才算好看。
过了夏庄,大概一个小时候他们终于到了李家庄,夏千千要给钱,被对方拒绝了,说不要钱,推来搡去的,最后还是没收下,对于穷鬼.夏来说,可真是一个件好事。
王老三是知道路的,他抱着孩子,夏千千拉着铁蛋,走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一片房舍。
不过他们路上遇到过几次车辆,只是没人停下来就是了。
进了村子,夏千千找了个妇人问:“大姐,请问这里哪家烧窑啊?”
妇人上下打量他们一番,看他们穿的破破烂烂的衣服上还有补丁,心里不屑,嘴上却道:“你们要买陶瓷么?我家就有啊。”
夏千千没想到运气这么好,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不禁大喜:“大姐你家也烧窑啊,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们想找人做个东西,你看能不能做?”
妇人一听有生意,眼前一亮,忙问:“什么东西啊?”
夏千千觉得烧窑的不会是这个妇人,这种事要跟做的人说才能说清楚,于是说:“你看能不能去跟你们当家的说,这说不得是场大生意呢!”
妇人也热情起来,引着他们进了自己家门。
里面的汉子看见有人进来,知道生意来了,站起来问:“你们要什么陶?”
他婆娘打断道:“这两位说要个东西,你看能不能做出来。”
夏千千提出要先看看他家里的陶器,两口子立刻打开仓库门。
里面有碗,有陶罐,还有瓦盆,就是没有炉子。夏千千心里一喜,面上有些嫌弃的问:“怎么没有炉子?”
男主人疑惑的指着个东西问:“你是说这个么?”
夏千千仔细一看,这炉子上下两层,平底大口,两侧有环耳,底上有镂空,下面有三个或者四个底盘。这也算是炉子,这炉子一般是在下面烧火,上面放东西,外表一眼看去,很像以前奶奶在乡下用来祭祀祖宗用的香炉,跟夏千千要的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