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租房案(3)(1/2)
嘶……
曹休吸了一口气凉气,这段话不是曹佣故意不用标点的,而是这个文书契约上就是没有标点的。
先帝变法之前,契约文书上没有规定必须用标点的,所以民间大部分契约文书上都是没有标点,有也是一个“?”号来表示停顿。所以导致了很多契约文书会产生歧义,闹不清楚,需要双方自己当时的中人来重新争执,当初是什么意思。
不过,这个案子的当时立文书的两个人黄老十和林大福都已经去世了,当时的中人也已经不在了,根本没办法来证明这句和文书的具体断句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就需要县衙来判定那方的断句是准确的了。
可是县衙判定的依据是什么呐?
大抵只能依照:谁和立文书人亲近谁更能了解立书人的意思、谁的文化水平更高谁更能理解立书人的意思、谁向县衙提交的“证物”越多谁就更能理解立书人的意思。
就算是文曲星进士老爷,也只能这样子了。
要是后世,还可能按照之前黄老十一家缴纳房租的收据之类的,来证明双方约定俗成的意思。可是现在大乾朝不认这条,而且也根本不会有什么收据之类的!
若是曹佣代理的是林家这边,自然好说了,依靠立书人林大福儿子的身份,加上向县衙提供的证物,自然可以让县衙按照李家想要的断句来判了。可是曹佣代理的是黄家这边,问题可就大了。
按照血缘关系,林家这边是立书人的儿子,黄家这边只是受益人的儿子,根据逻辑来看,林家自然更能了解立书人的想法。俗话说的好,知子莫若父,知父也莫若子,毕竟儿子是受到父亲熏陶长大的,也是最像父亲的。
按照文化水平,对方讼师是方圆几百里有名的讼师方棠晶,可以算是讼师中的霸主,而曹佣只是一个新进的的小小讼师而已。而且和曹佣这样子读书不成只能做个讼师的人不一样,方棠晶当初可是有名的才子,据说是很有把握能中举的。只是因为家道中落,无力学业,只能做个讼师来谋生而已。
按照可以向县衙提供的“证物”来看,林家是几代被称为善人的富裕人家,而黄家这边上代还是与蛮人混居的穷苦人家。相对林家而言,黄家能够提供多少“证物”啊?
要是遇上一个刚入官场的进士老爷,还有可能为了爱民如子的名声,偏帮黄家一把。可是现在署理知县事的县丞大老爷可是一个做了多年佐贰官,好容易才掌握大权的官场老油条,只会依照“证物”,秉“供”执法了。
曹佣也知道这个案子对自己这边很是不利,可是事关自己岳家,又不能弃下不管。
“曹小弟,万请帮我这一次,不然我岳父一家十余口就要沦落街头了。”
看曹佣说的诚恳,曹休只好应了下来,虽然自己算不上什么好人,可是大概也是有底线的。所谓坑蒙拐骗之类的,只会用到坏人身上,对好人总是抱有一份好感的。
回到县衙后,曹休到工房露了个面,就又转到刑房了。和王启年打了声招呼,就敲开了门来到了刑房内的小房间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