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精卫(1/2)
另外,空战对于ai而言,可能是最简单的环境,远远比自动驾驶简单。
对于计算机而言,战场变化速度快,目标多都不是事,简单地增加计算能力即可。
对于计算机而言复杂的是识别,是建立模型,然而空战中,不同的目标:隐形战机,普通战机,导弹,其余作战飞机都有明确地特征可供识别,速度等特征都可以直接从雷达提取。
战斗机的飞行轨迹都能根据牛顿定律简单地建模——战斗机主体几乎是个刚体。
对于人类而言,计算一大堆小物块的动向是困难的,然而对于计算机而言,把实际的物体抽象成小物块才是最困难的部分,这一步在空战中相当简单。
普通的计算机都能够做到的事,智能量子计算机自然也不在话下。
而且智能量子计算机还能适应更复杂多变的情况。
当前制约‘战斗机无人化,智能化’的最大问题,在于普通计算机设备无法通过加装在战斗机机舱内,从而实现‘本地自主操作’。
当前军事设备研究所研发的ai程序,根本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突发环境。
必须得依靠在地面设置的大型超算,配合地面军事专家的辅助操控,才能实现‘战机无人化’运行。
但这又对网络信号的传输的速率,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战斗机的速度往往能够达到数倍音速,甚至十倍音速。
在这种超快速度的移动中,往往还要面临复杂多变战场环境,气象条件,还有电子干扰的存在。
想要获得稳定的信号传输,几乎不可能做到。
然而就在世界各国都在头疼如何解决信号传输稳定性的问题时,刘浪的‘智能量子计算机’完美地避开了这个问题。
阉割性能版的智能量子计算机,体积只比一台笔记本电脑略大,重量更是只有十几公斤,能够轻松塞进龙国现役的任何一架战斗机内部。
在智能量子计算机强大的性能加持下,即便是阉割型号,也能轻而易举完成一架战斗机日常巡航,索敌,空战等等一系列人类飞行员的操作。
并且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即便失去了地面指挥系统的引导,它也能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进行自我分析,判断当前作战环境,进行下一阶段的战斗任务。
这种绝对理性,绝对理智的操作模式,杜绝了一般战机飞行员面临战场环境时因为压力,紧张而导致的操作,判断失误情况。
了解具体情况后,刘浪心中很快有了针对‘战斗机人工智能化改造’方向的预案。
准备好的‘550a智能量子计算机阉割版’型号被拿了出来。
“这玩意是不是应该换个名字?
我总觉得叫550系列有点怪怪的。。。”
看着刘浪拿出的阉割版智能量子计算机设备,石磊想起了《流浪地球》里同名的‘550w’。
作为电影里的‘反派角色‘,‘550w’所展示出来人工智能的破坏力,虽然是电影情节,但还是让石磊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
“换名字?那叫什么?”
刘浪对于智能量子计算机的命名倒是没什么感觉。
‘550a’的底层代码逻辑已经将它设定死了,除非刘浪自己作死,否则它绝不可能靠自己的迭代升级产生出拥有自我情绪价值观的类人智能。
刘浪要的是一个性能强大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可能会威胁到人类文明的祸害。在这点上,他有着清晰的认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