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谈判(1/2)
<a href="<a href="http://lawen.comxiangcunxiaoshuo.org"" target="_blank">http://lawen.comxiangcunxiaoshuo.org"</a> target="_blank">lawen.comxiangcunxiaoshuo.org</a>
提及国内的工业化我们北方的那位邻居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坎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曾做过统计日本人在东北三省留下的那堆破烂(注1)就是共和国工业的全部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
土鳖虽然说谎无数但说接了一个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烂摊子绝对是一点虚假都没有更可怕的是当时国内的文盲比例高达90%以当时的4亿人口计算识字的才4000万人而那个刚战败的邻邦虽然人口还剩下8000万但已经基本消灭了文盲的存在
面对中国这种局面当时的苏联拉开了大规模援华的序幕不管之前和之后两国关系如何单就事件本身来说苏联的技术援华绝对是人类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就把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初等工业国在中国所有的工业制成品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苏式印记
中国的铁路装备制造企业也是苏联专家手把手教出来的国内的东方红东风北平三大内燃机韶山电力机车都是从仿制苏联的铁路机头起步的完全继承了苏式设备旷、皮实、不修边幅的特点东北机车厂当初给车务段的东风机头作维护时很多机头上的紧固螺丝都是长短不一在全国铁路第三次大提速之前铁道部曾明文规定两相邻的铁轨之间高低差只要小于六毫米就算合格
梁远看着尤尔手中那个齿轮心想别说齿轮了目前国内生产的22型车底连列车轮对出厂时都不是圆的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被瓦闸(注2)慢慢修理圆的这种观念的问题自己真没法和尤尔细说看来这件事情真得和小叔好好谈谈这种糙制造的观念不改引进什么先进技术都是白搭难怪目前的列车编组每运行300公里就必须临检一次
未来铁路时速超过160公里/小时之后1毫米误差可就是要命的东西了及早让员工改掉这种糙的工作作风不仅能使生产出来机车的可靠上升机破率降低提前习惯细制造之后未来生产高速铁路装备时犯错误的几率也会降低
梁远停顿了一下没有马上翻译给尤尔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说道:尤尔先生中方的技术人员是按照国内50年代的生产标准检验车厢的零部件的在生产规程上双方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您可以向厂方提交一个报告阐述下提高生产标准的必要我想厂家会愉快接受您的提议的毕竟中国在工业水准上要落后民主德国许多
指了指脑袋梁远继续说道:中国的工业思想还停留五、六十年代引进民主德国的双层车底制造技术也表明了中国对改革自身工业体系的愿望当然这也是您来中国的意义所在
尤尔点了点头说道:好的对于一个合格的工厂来说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生产管理都同等重要我会尽快向中国方面提交报告的
小同志你的德语非常感谢你今天的翻译小同志应该有亲人在工厂工作吧我就不占用你的时间了尤尔笑着说道
梁远点了点头说道:我的叔叔为这家工厂工作我是过来找他的很高兴能帮上您的忙希望您在中国工作愉快
看着尤尔转身离开梁远心想这个尤尔也是统一机车厂的铁路专家不知道和自己在东德列车上认识的那位安吉姐姐有没有亲戚关系
转过头梁远对身边的几个技术人员说道:德国专家说准备回去写份报告就双方对生产标准上的认知差异进行统一沟通
说完梁远对着几个人点了点头转身离开刚走了两步听到身后有人嘟囔了道:外国鬼子就是事多继而对梁远说道:哎这小孩你没和他说清楚这个误差是我们的国家规定么
梁远差点一个趔趄趴地上这位对待错误的态度真够奇葩的了看来小叔对厂子的整顿还得继续深化啊转过身梁远看着那位抹着头油戴着眼镜别着两管钢笔的技术员说道:抱歉这不是我的工作范围顿了一下梁远继续说道:你也可以写份报告嘛强调一下误差的传统说完梁远无视了头油男你这小孩真没礼貌说话怎么这么冲的疑问转身离开
晚上梁远把白天发生的事情和梁海平简单的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小叔这几天你留意一下东德专家的报告尤尔把报告交上来之后可以和部里现行的车辆品质管理做个对比凡是不如东德的我们都要拿出来做重点整改部里现行的那套东西用在100公里/小时的编组上还能对付速度在提高些就会出问题的我们得早点为未来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