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算账(1/2)
玉濑的孤寂的背影让李逍感叹,说起唐朝的公主,也许最有名的应当是太平公主。但太平公主其实应当只算是高阳的一个崇拜者吧,高阳才算是开了有唐一朝公主们飞扬的先驱。
历史上的高阳三尺白绫就结束了一生,但愿这一世,她能好好的活着。
好不容易摆脱了庄汉们那些艳羡的目光,李逍回到家,发现婉娘正跟赵大夫和杨先生几个人商量事情。
年刚过,春天还没到来,但大家已经开始为春耕做起准备。
虽说如今的李家药铺、饭馆生意很好,但在这个时代,土地和粮食依然是极为重要的,大家也十分重视。
杨先生做为一个读生人,如今又是教书先生,对这事情也很看重,他提议,应当趁现在家里有钱,拿出钱来,到长安的牛马市去找牙人买些牛马骡子回来。
耕田种地,没有牛马这样的大牲口总是不方便的。
“夫君,我觉得杨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听说现在长安的牛马骡子价格一年比一年贵呢,现在赶紧买些回来,正好马上开春见绿,也有草吃,等回头春耕之时还刚好能耕田翻地。”
赵大夫也道,“是啊,如今牲口贵重,咱们买了牛马,回头下了崽儿也是值钱的。”
家里现在确实有些钱,去年药酒生意好,饭馆也开的不错,手头确实有不少现钱,本来这些钱李逍是打算拿来再扩大点药坊的,准备弄个专门的生药铺子,收购药材和药材加工,这样自家的药酒生意也不愁药材。
有了本钱,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这本也紧要之事。
可听大家的话,也是有些道理的。
毕竟在大家的眼里,其实药坊和饭馆虽然赚钱,但却大大不如家里田地的重要性。
这年头工商始终不如经营土地,这是大家惯有的思维。耕田养蚕,自给自足,始终是主流思想。
田地产出虽然不如药坊和饭馆赚钱,可民以食为天,家中有粮,方能心中不慌。
“可以,我看这个事情就由阿耶负责。”李逍没有去跟大家讲什么商业经营,什么利润最大化,时代不同。
老赵虽然是个郎中,但毕竟在李家庄多年,对于农事也是很熟悉的,让自家岳父负责去长安买牲口肯定是放心的。
老赵听了很欣慰的道,“三郎你放心,我在长安有熟识的牙人,以前你父亲在时,李家买牲口就都是找他们。”
牙人就是中介,各行各业都有专门的中介,贩牛卖马的也有专门的牛马牙子,这些人既为买卖双方撮合,也提供专业的指导知识。
要买合适的耕牛,这里面也是有很多学问的。
“我看不如先买十头黄牛,买九头母牛,一头公牛就行。”老赵说。
蓝田是秦岭北麓山腹,山地坡地多,河边水田少,这边的气候也属于山区气候,养黄牛是最合适的,黄牛耐力好,而且温驯。虽然在江淮一带有不少水牛养殖,水牛个头大,而且力更大,但水牛怕热喜水,且不适合山坡地的耕种,养起来没有黄牛那么简单好养,兼之长安的牛市上,水牛也不多,因此他提议买黄牛。
“多买几头公牛不好吗?”李逍问。他觉得,公牛肯定比母牛个头大力气足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