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老问题:北境防线(1/2)
季伯鹰紧盯着变化的数字,心绪略微起伏,这就像等待开奖一样,未知的结果永远充满着令人向往的神秘感。
骤然,变动戛然而止,停留在了一个数字。
「时空建文」
「国祚年限336」
「剩余国祚刷新次数21」
「注国祚刷新后,每延长十年可获得1次刷新次数,每个时空一次性最高可获取10次」
从276-336,建文时空延长了60年国祚,所以获得了六次刷新次数。
‘才60年?’
季伯鹰皱起了眉头,这个‘60’显然是不符合他的预期。
在季伯鹰看来,怎么也要延长个百年国祚才对。
不过转而一想,建文时空的两个变动,一是朱棣不需要对自身得位正与不正去搞一些骚操作,进而对国力怜惜,让永乐一朝不仅能够在国威军事登顶巅峰,民生亦是能够达到盛世,甚至让仁宣之治提前到来。
这里就涉及到盛世的概念。
汉武帝是盛世么?
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
如果从国家层面来说,那当然是,横扫匈奴,‘寇可往,吾亦可往’的气魄,让汉人之威光耀日月。
可如果从百姓民生来讲,汉武时期的庶民,苦不堪言,流民满天下,吃食不如猪狗。
这一点从汉武帝晚年发罪己诏便可印证。
国之盛世,民之疾苦。
而永乐一朝的五次亲征,再加上灭安南之战,穷兵黩武虽不及汉武,但民力同样是耗损殆尽。
第二个变动,则是放弃迁都北平。
可实际上,这两个变动同时也会有一些新的问题产生。
一、帝都留在应天之后,南方各省对朱棣的皇权认可度必然有所抵触,尽管有老朱的圣旨,整理内吏的时候依旧面对挑战。
不过,这一点并不会影响大局,以朱棣的能力,多花点时间,搞定这些士族并不是什么问题。
二、老问题,北境防线。
这才是影响国祚的核心关键。
都城未在北方,再加上朱棣减少对塞北的征伐,蒙古人的势力必然会以更快的速度做大,而比对二者的后代子孙,如朱棣的曾孙朱祁镇与马哈木的孙子也先同属一个时代。
朱祁镇vs也先。
历史已经证明,二者完全不在一个水准。
再加上明后期的那些个修仙的、建动物园的、专心把妹的、做木匠的,这些个皇帝明显也没想过励精图治,估计面对蒙古人的威胁,先是发兵打一打,或小胜或小败,最后谈一谈和谈条件,再不济就是把北境防线往后退一退,让草原上的蒙古人甚至女真人越发嚣张。
很大概率,按照这个逻辑推论下来,国祚进行到200-250年左右大明就已经被攻破了黄河防线,然后依靠长江防线再熬个百来年,最后集体芭比q。
‘得去一趟建文时空。’
十六个时空之中,只有建文和洪武这两个时空的帝都在南方,其他十四个都在北边。
也就是说,从南北角度来考虑,季伯鹰需要设计出两套方案来应对塞北,或者一套能够彻底永久解决草原隐患的法子,并且是能灵活变通的法子。
因为越往后的时空,就越复杂,尤其是崇祯时空。
一想到崇祯,季伯鹰脑仁都在疼。
要把崇祯时空的国祚延长至五百年以上,季伯鹰感觉就像是做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一问,还没看题目就已经准备放弃了。
至今为止,季伯鹰都没有勇气去触及崇祯时空。
“主人,干净了。”
怜香惜玉清理完毕,她们所用的清理方法也是季伯鹰教的,不留一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