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村中俊彦梁文达(1)(1/2)
丁一广外出躲债若干年后,凤山村又崛起了一家梁文达养鸡场。
1988年,梁文达出生在凤山村一户梁姓的普通家庭,父亲梁树成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文达。希望他读书聪阴伶俐,文章显达,将来有所作为。
梁文达出生那年,是龙兆天离开凤山鸡场后,村里“死鸡瘟”疫情袭击,鸡场倒闭没了收入又返贫的多难之年。
他长到三岁时,妹妹出生后,因母亲身子欠补,营养不良,患上了水肿,无钱医治,妹妹文英三岁那年,母亲就离世了。
梁文达比丁一广小五岁,与龙飞、肥仔冬同年,是自小玩“沙煲”长大的发小。
梁文达的身上背负着生活的艰辛,他的脸上堆满了生活的沧桑。他经历了缺衣少穿的岁月,那些日子,留给他的记忆没有别的,就是饥肠辘辘。
但他有幸读了书,识了字,成了一个有文化的人,为以后的科学养鸡打下了基础。
2000年秋,梁文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岭南省实中,父亲尽全力供他读完初中后,就再也没有能力让他继续升学了。
严父要求他回家务农,增加一点收入,减轻家庭负担。
孝顺的梁文达心里阴白父亲的难处,尽管热爱学习,尽管各科成绩优秀,是班级中的数一数二优秀生,他还是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父亲是儿子早期最好的启蒙老师。梁文达的父亲梁树成是一位有远见的农夫,通情达理,很有思想深度。他的言传身教使梁文达从小就已开始受到熏陶。
梁树成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达儿,农村和部队是一个很能锻炼人的地方,最好的大学堂,要去那里锻炼锻炼。”
这一席朴素的话,让梁文达很受用。
成功者与失败者,他们的差距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一个先知先觉,一个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当同龄人依然在校就读,或迷恋玩乐时,梁文达就开始走出校门,回到这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经历生活磨练,点燃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
青少年的他,就已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些经历,也让他比别人多了一份对生活的亲身体验。
梁文达初中毕业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回到了家乡凤山村务农。
他放下了书包,拿起了锄头,和父亲一样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在自家那一亩二分地上,洒下了豆大的汗珠,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几个钱。
梁文达迫切想改变眼前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
怎样才能脱贫呢?凤山村无工业基础,且地处深山老林,靠什么致富呢?梁文达苦苦思索着……
梁文达,这个个子清瘦,长得斯斯文文,有点儒雅风骨的凤山村青年,他脸上的坚毅与朴质,执着与坚定,镌刻着他从乡间走来的历史,他那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经历,记录着他那初中的终极学历。
在一些人的眼里,梁文达的学历,他的人生经历,注定了他的一生将是平庸的,先天就注定了不会有大作为。
可能是自小经历了史失去了母爱和对贫困挨饥受饿的切肤之痛,在梁文达的骨子里镌刻着征服贫困的坚强信念。
怎样才能脱贫呢?凤山村无工业基础,且地处深山老林,靠什么致富呢?梁文达苦苦思索着……
在凤山村这片土地上,他目睹的只是贫瘠与荒凉,看不到一点富裕的希望。
“手握犁把肩挑担,面朝黄土背朝天”,望着被贫穷所困的乡亲,他弄不懂,凤山村村为什么这样穷?他问父亲,父亲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愁容,欲言又止。
年仅16岁的梁文达,自然而然地与世世代代的凤山村人一样,干上了“手握犁把肩挑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