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商业手段的竞争(2/2)
有生产工厂,有原料厂,甚至有包材厂......
都陆续给吴舟打来电话,说没办法继续合作。
没有说明具体的品牌名称,但都集中在零食领域,吴舟也能猜到是哪些企业。
虽然说电商领域,吴舟做的量可谓是风生水起。
业绩上有着‘万人不可挡之势’,但再怎么说,毕竟还是没什么积累,只是一个新秀。
合作的工厂才合作几个月而已,相比较那些头部大牌经年累月的名声积累,以及背后资本的加持。
“md,还能这么整......”
吴舟都特么快无语了,这手段,算是釜底抽薪啊。没有货,吴舟怎么卖。
吴舟倒是不奇怪他们怎么找到的工厂,毕竟这些都必须得在生产包装上体现。
他们顺藤摸瓜,当然的可以很快找到。
现在花个几千万甚至上亿把工厂的产能垄断,甚至买下工厂,投入虽然巨大,但要是让吴舟的企业继续这个势头下去,他们在资本市场的损失可能就是几十亿乃至上百亿了。
孰轻孰重,很容易分清楚。
面对这样釜底抽薪的策略,吴舟暂时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只能是重新联系合作工厂。
但联系了几家知名的工厂之后,都是或多或少的有些排他协议,对吴舟的合作没有拒绝,但也不积极。
这是打算磨洋工耗时间啊。
违约的那几个工厂,肯定是要打官司的,吴舟这边已经在准备材料。
但这个只是处理结果,不能解决问题。
“放低标准?还是自建一个,甚至是买一个......”
一个食品加工厂多少钱
包材仓多少钱
原料渠道具体那些地方......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只是这样的话,投入就再度放大了,而且整个产业链,吴舟也不熟悉,贸然入场,不一定就能取得效果。
最好是有资深的从业人士......
哪些人合适呢?
“唉......想想就头疼。“
还至少还有个百货的基本盘在那儿。
但如果零食这边不立刻马上的解决问题。
自己半年赚一个亿的目标可就很难实现了。
而在吴舟烦恼的时候。
一些城市中央的写字楼中。
一些人也注意到了吴舟。
“这个公司,你们看下,明天给我个初步评估结果。”
“联系下这个公司的负责人。”
“......”
有人谨慎一些,还需要进一步个分析。
但也有人准备直接联系。